近年来,中央各部委接连出台了新36条实施细则,为民间投资的进入铺路。不过,从2005年的“非公36条”到2010年的“新36条”,再到2012年上半年陆续出台的各项细则,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装备制造和市政公用事业领域仍步履维艰。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新36条”落地的曲折复杂?政府及各主管部门究竟该怎样才能在具体的操作层面避免“新36条”有原则无细则,空成应景之物呢?
(一) 国企垄断反弹挤压民企空间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基本上有节制地部分退出了竞争性领域,在很多产业领域,都能看到民营企业的影子。经过国有企业改革之后,国内出现了很多“半开放行业”,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台。虽然,民营企业并不能对国有企业造成实质性的竞争冲击,但自身还是有生存空间。除了航空领域这个最为典型的半开放行业,石油行业也出现了一些强势的民营企业,如曾经盛极一时的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钢铁行业位于连云港的沙钢则崛起为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的翘楚,与国有巨头较力,亦能列于前十。
但是近几年,国有企业在以前退出的领域,又逐步加强了控制,曾经开放的行业,日益封闭。无论钢铁行业还是石油行业,挑战垄断企业的结果,让人顾虑重重。上海市委党校经济研究所教授鞠立新认为:“目前,在一些垄断行业的改革往往是形改、名改而实不改。大都限于形式或结构上的腾挪变动。”这样看来,民营企业能够进入的空间,越来越狭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垄断行业中,民营资本进入的比重不超过20%。在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种,而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只有41种。在进入领域,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严重不对等。
在“新36条”中,铁路一度成为民营企业可以进入的新行业。但是,在全国100多家合资铁路公司中,国有股东处于绝对控制地位。民营资本所占比重少之又少。不仅如此,在一些曾经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竞争性行业,垄断巨头也伸手过来,众多央企就突破其主业,全面进军众多行业,如在商品房领域、风电行业等。
实际上,在2012年经济增速整体回落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表现相对国有企业抢眼很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6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434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601亿元,同比下降10.8%;而私营企业实现利润5500亿元,同比增长18.1%。两相比较,优劣顿显。
国资不退,民资进入就会一直存在天花板,为民企留下的空间有限,这正是“新36条”中未做具体安排之处。
(二) 以意见落实意见,空有原则无细则
与“老36条”围绕“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等七大问题展开不同,“新36条”只围绕“市场准入”问题铺陈,涉及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廉租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六大领域,同时鼓励民资参与国企改革。随后陆续出台的“新36条”实施细则,其原则性仍然大于操作性,依靠原则性大于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民营企业是无法撼动阻挡其进入垄断行业的“玻璃门”的。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明确要求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并将时限定为6月。各部门随之出台了众多关于“新36条”的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不过,从各部门的文件中可以看到,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鼓励”。这与细则本应体现的“具体、可操作”显然有很大区别。此外,文件结尾的四个字为“实施意见”。“意见”就是原则性表述,“细则”才是实施方案。显然,只有意见而无方案的细则,是不能够让“新36条”真正落到实处,无助于民间资本的激活。
(三) 产业生态失衡:平底鞋VS高跟鞋
在第八届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浙江工商局长郑宇民与央视主持人对话,当央视主持人要求他起来说话时,他说:“你是央视的,代表的是国有企业,穿高跟鞋,我穿平底鞋,代表的是民营企业,这样说话不公平,所以要坐着。民营企业,应该与国有企业平起平坐。”但是放眼整个装备制造行业,国有企业穿高跟鞋、民营企业穿平底鞋的不公平竞争、在起点和出身上的巨大差别,随处可见。
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唯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才有可能向高端迈进。
但是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几乎都难以获得来自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达到50%以上,但民营经济获得的贷款,占比却不到5%,大量的银行贷款流进了国有企业。在这次波及全球的危机中,行业内很多国有企业亏损,而民营企业则相对运营良好,但最后政府和银行出手相助的,往往是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只能自生自灭,甚至被挤压。相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国有企业则出手阔绰,几乎从不缺钱。(本文节选自中工联创(北京)国际装备研究中心《2013装备工业蓝皮书》,敬请关注更多权威观点。)
编辑:吴明
装备制造业品牌顾问与产业研究专家-中工联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