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53779975
洞察
INSIGHTS
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趋势:绿色化与智能化(下)
2013-09-18

3  必须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步伐的原因


为什么必须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步伐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我国有限的资源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决定了必须走机械工业绿色制造的发展道路。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归纳为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在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以使环境资源不致减少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和绿色GDP概念,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开展绿色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的环保、技术、法制、经济理念需要适时更新。WTO体制及其规则允许各成员采取保护人体健康、动植物健康、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措施,提倡消耗适度、无污染、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先进工业国家的智能化水平正在加速提升,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更大挑战。现在世界先进国家正在展开对工业智能化制高点的争夺,特别是日本,对于工业机器人和家庭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十多年,而且开发得非常成功。美国的发展速度也很快,2011年3月,我赴美参观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在该厂汽车底盘装配车间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业机器人,有六百多台机器人共同完成汽车底盘的装配工序,人工操作几乎为零。所以,未来中国机械制造业在智能化方面的速度必须大幅提升,否则真的会沦为全球的血汗工厂。


为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化、智能化步伐,“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制造领域中成立绿色化、智能化制造联盟,积极推导业界的发展。可喜的是,在2011年北京国际机床展国内许多参展单位的展台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众多以绿色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机器设备和制造系统。


第四,响应国家政府规划,实现自主创新。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装备制造业将投入大量精力开发工业机器人以及智能控制系统。许多国家重点院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等均在工业机器人以及智能控制系统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作为国家投入大量精力、经过长期建设发展壮大的科研机构,也在为整个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做出应有贡献!


4  政府专门制订“绿色化与智能化”发展规划


为了科学地引导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科技部专门出台了《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这些专门规划的出台,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及《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加快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加快相关技术在材料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使我国制造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绿色制造”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六大科技产业化工程之一,提出“重点发展先进绿色制造技术与产品,突破制造业绿色产品设计、环保材料、节能环保工艺、绿色回收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装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示范,培育装备再制造、绿色制造咨询与服务、绿色制造软件等新兴产业。”这些都对我国发展绿色制造解决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迫切要求,为先进制造领域布局和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规划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智能制造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智能化等。智能制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也不断完善和丰富。


一方面,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和必然结果,体现在制造过程可视化、智能人机交互、柔性自动化、自组织与自适应等特征;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体现在可持续制造、高效能制造,并可实现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简称《专项规划》)是以“十二五”时期的需求为重点,兼顾我国中长期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明确突破绿色设计、节能减排工艺、绿色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绿色制造技术标准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技术、标准、产业协同发展。


选择典型示范意义的行业或区域,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发展资源节约和节能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竞争力。


《专项规划》明确了组织实施发展绿色制造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确定了重点内容和实施方案,提出了保障措施和技术路线图。《专项规划》是“十二五”时期开展绿色制造工作的重要依据。


《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则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智能制造技术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


该专项将按照抓住高端、突出重点、企业主体、服务发展的原则,结合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前沿制高点,研究智能制造基础理论,攻克一批前沿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并进行示范应用和产业化,为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奠定技术基础。这两项专项规划对于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化”与“智能化”的发展均提出明确的目标、发展思路、原则与要求,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的重要依据。


5  结束语


2012年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装备制造业全力推进转型升级、为建设“装备制造强国”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在向全球化、专业化、精益化、绿色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


2012年3月29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机械工业联合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在接见全国机械行业专家学者时,对机械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明确指出,要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


温家宝总理更强调:经济“绿色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相结合、坚持提升国民经济长远竞争力与支撑当前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到2020年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我国工业应着力实现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森林、水源和生物多样性。“十二五”装备制造业总体发展规划,也将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列入重点任务。可见,国家对加快机械制造业绿色化和智能化十分地重视和支持。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于2011年6月15日正式揭牌,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在今年3月经友好协商、合作共建的在渝科学研究机构。研究院将面向重庆及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为主线,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和环境工程等重点领域布局并形成持续创新发展能力,以绿色化、智能化、产品化为方向,坚持立足重庆、服务西南,坚持技术立院、需求牵引、创新驱动,建设成为产业技术源头创新与科技资源聚集基地、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育成基地、高层次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西部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开放式平台,提升重庆创新发展能力,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人才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基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12年7月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闭幕。这是我国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科技界的一大盛事。在科技领域召开如此高规格、大范围的会议,是空前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科技发展新形势、明确科技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阐释了加快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任务。


创新源于人们对于技术的前瞻性理解!创新同样也源于人们对于新概念、新思想的前瞻性理解!如何“总揽全局,科学发展”,使中国在“稳中求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向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如何更好地实现转型,绿色化与智能化将是引领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的良好途径。绿色发展是中国必走之路。“智能化”携手“绿色化"必然迈向生态觉醒。


发展之路高歌猛进,然而转型迫在眉睫!我们应当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节选自中工联创(北京)国际装备研究中心《2013装备工业蓝皮书》,敬请访问浏览蓝皮书核心信息和征订渠道)


绿色智能


编辑:吴明

装备制造业品牌顾问与产业研究专家-中工联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